威滕:光线、奇点,以及其它(中文版)

2020 年,彭罗斯因其在黑洞奇性定理方面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.只可惜,霍金此时早已与世长辞.在运用整体拓扑学方法研究经典广义相对论(尤其是研究黑洞)的领域中,二位无疑皆为璀璨夺目的代表人物.威滕这篇写于 2019 年的文章所讲述的,正是这方面最为重要且最为漂亮的一些结果,其内容包括最初的彭罗斯的黑洞奇性定理、霍金的大爆炸奇性定理、黑洞面积不减定理、关于时空虫洞的拓扑监督等等.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上.

我们在仔细拜读了这篇杰出的综述文章后,深切地认为,它是迄今为止涉及相关知识的所有文献资料中,可读性最高的——甚至要易于沃尔德 (Wald) 的经典教材,更不用提霍金的那本经典名著《时空的大尺度结构》了.譬如,其对雷乔杜里方程的推导具有更强的动机,对读者的几何直觉要求较低;将测地线二阶变分同量子力学变分问题联系在一起,手段干净利落;利用迅捷性 (promptness) 研究类光测地线,极大地简化了证明.当然,由于相关课题的艰深,威滕这篇文章的友好性只是与相似内容的其它资料比较而言的. 就其本身来说,要想读懂它,依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.于是,为进一步降低中文读者阅读这篇杰作的门槛,同时也考虑到中文世界相关资料的匮乏,我们决定将其译为中文.

参与本文翻译及校订工作的有(按所译章节出现顺序):夏草、Lie、陈童和深红.其具体贡献如下:

  • 夏草负责了第 1、2 节,以及附录 B、C、E 的翻译工作,也担任了全文排版等工作;
  • Lie 负责了第 3、4 节,以及附录 A、D、F 的翻译工作;
  • 陈童负责了第 5、6 节的翻译工作;
  • 深红负责了第 7、8 节的翻译工作.

原文有不少笔误在译文中已修正过来.我们判断笔误是非常谨慎的,必须经由两位以上译者的交叉确认.原本,我们想以脚注的形式注明每一处勘误,但考虑到细小的笔误较多,若全部注明的话极可能影响读者对文章本身的阅读体验,故只好作罢.

群体翻译的材料鉴于不同译者的个人习惯,可能会在不少地方表现出行文风格上的差异.我们尽量在专业术语和通用习语上保持了一致,并通过交叉校对的方式尽量降低风格上的差异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并保持了不同译者的习惯.限于水平,同时亦限于翻译经验的欠缺,我们的译文可能存在诸多遗憾.如果读者发现译文的问题,烦请告知我们,我们大家一起来使译文变得更加完善.

最后,需要声明的是,我们的译文仅供学习和研究之用,不可用于商业或其它用途.原文版权归属于爱德华·威滕 (E. Witten).

威滕文章研习组
2022 年 12 月

%d 博主赞过: